吉林日報訊(記者王學雷)近年來,長嶺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助力鄉村振興。
把路建好。自2020年以來,長嶺縣共計投入22585.1萬元用于“四好農村路”建設,共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57.3公里,實現了全縣22鄉鎮每個鄉鎮至少通上1條縣級公路,232建制村100%通了硬化路。與此同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產業基地、旅游景區、各類園區有效銜接,長嶺縣和百姓群眾借路生財,以路興業,以業增收,“四好農村路”農民群眾成為最大受益者,為貧困村脫貧摘帽提供了堅強支撐。
做好管理。長嶺縣農村公路點多、線長、面廣,長嶺縣為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縣政府成立了“四好農村路”領導小組,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四好農村路”建設日常工作,全縣22個鄉鎮都成立了農村公路管理站,與鄉級路長辦公室合署辦公,提高辦公效率。為規范化、制度化管好農村公路,長嶺縣設立總路長1名,縣級路長19名,鄉路長44名,村級路長232名,成立了總路長和鄉級辦公室,建立路長聯席會制度、農村公路巡查制度、議事制度等6項制度,設立路長制公示牌84塊。同時,長嶺縣加大投入,花大力氣進行了道路安全管理,常態化聯合交警開展聯合執法活動,2021年以來,檢測貨運車輛100552輛,查處超限貨車210輛,查處“百噸王”121輛,嚴厲打擊侵占路產路權、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對超載繞道、暴力抗法和沖卡逃逸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有力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創造了一個和諧安全的交通環境。
加強保護。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縣為主、分類養護”的目標,落實“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的原則,常態化開展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加快實施大中修養護工程,完善農村公路安全設施,重點改造農村公路上的危橋。2020年以來,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投入資金4688萬元,完成養護里程11898公里;投入資金963萬元,完成大中修養護48.9公里;投入資金3100萬元,完成安防工程378公里;投入資金703.2萬元,改造危橋4座。改善農村公路技術狀況和安全設施,極大地滿足群眾安全便捷出行需求,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同時,為解決農村公路,特別是鄉村道路管理人員短缺,各鄉鎮村聘用了鄉村公路兼職的監管員、護路員,緩解了全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隊伍人員短缺的問題,提升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水平。
科學運營。長嶺縣始終秉承“政府主導、民生普惠、財政兜底”的理念,堅持公共交通的公益屬性,堅持“綠色公交,低碳出行”的理念,強化安全管理,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加強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打造“便捷、綠色、環保、低碳”出行方式。目前長嶺縣有二級客運站1座,鎮村客運站6座,全縣22個鄉鎮,232個建制村實現100%通客車,其中,22個鄉鎮、228個村屯通公交車?,F有農村公交線路38條,新能源電車67輛。線路走向、站點設置已滿足絕大多數農村群眾出行需求,城鄉道路客運安全和群眾乘車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另外,2023年5月長嶺縣又投資6116萬元,建設2個充電站,安裝直流充電機12臺,充電終端150個,計劃2026年投入使用。這兩處充電站的建成,將極大地為新能源電動車推廣使用提供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