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劉建飛 記者李銘)今年以來,通化市以貫徹落實全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行動“七個活動”為主線,以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目標,努力在難點上求突破、特色上求創新,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突出“高”定位,“一盤棋”系統部署。明確1個專班統籌、1個清單推進、7個配套方案實施的“1+1+7”基本思路,縣級黨委組織部創新載體、細化舉措,鄉村基層組織積極響應、全員參與,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以各級責任落實推進“七個活動”落地的執行體系。堅持“一張圖”落實,創新實施“八個一”舉措、研究制定重點任務清單等措施,逐項活動細化分解,匯聚強大合力。
注重“精”施策,“一體化”集成推進。精心謀劃開展“書記比武·擂臺爭鋒”活動,全市村書記通過縣級黨建微信公眾號、現場承諾亮諾等形式,“曬出”干事創業清單。以“幫扶帶動、聯建共建、挖潛增收”撬動全市村集體經濟實現“大跨步”,開展集體經濟增效“大調研、大包保、大提升”活動,提出“縣級領導包保后進村、組建興村工作團、發展一批產業項目、清理一批集體三資”等12項具體措施,目前,村均收入近27萬元。同時,組織33個“五星級”村黨組織與周邊村、后進村結成幫帶對子,15名銀行系統業務骨干到試點縣各鄉鎮掛職對接,推動148戶企業與重點邊境村聯建幫扶。堅持把“為民服務”活動作為其他活動成果的延續拓展,逐級建立實事項目臺賬,378個網格黨支部、1657個網格黨小組成為化解糾紛、為民服務的前哨堡壘。
堅持“樹”導向,“一把尺”獎優罰劣。嚴格落實“一線”工作法,抽調精干力量組建4個督導組,全過程包片督促指導、定期調度、實地核驗。推動落實“賽馬機制”,結合全市“五亮五比五賽”,全面優化細則、量化標準,推動紅、藍、灰榜村評比“給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據”,通過縣與縣排次序、鄉與鄉拉大榜、村與村看排名,全面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