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李銘 實習生范詩晗)一直以來,通化市堅持把紅色資源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用好用活本地紅色資源優勢,為黨員干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打造紅色陣地,再現紅色資源歷史“原味”。立足通化“革命老區、紅色之城”資源優勢,深入挖掘靖宇陵園、東北抗聯紀念館、五女峰抗聯密營、河里會議舊址等130余處紅色資源,活化為可看、可聽、可讀、可續的黨性教育資源。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是以東北抗聯精神為主題、吉林省首批納入中組部備案目錄的黨性教育基地,建成以來,共舉辦各類主體班次400余期、培訓黨員干部9萬余人次,其中培訓本地黨員干部30余期、5000余人次。
打造精品課程,激活黨性教育現實“真味”。依托通化“重走抗聯路”黨性教育品牌,打造涵蓋東北抗聯奮戰史、精神內核、時代價值、當代實踐的特色精品課程。利用通化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已形成的“一核兩翼八區十線”紅色教育資源,打造以紅色資源為核心區,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三條紅色歷史軸線為延伸鏈,以經典紅色、生態綠色、專業特色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現場教學線路。開發“徒步抗聯小路”“品嘗抗聯飯”“模擬抗聯整編”“野外宿營”“雪地戰斗”“戰地偵察”等11類100余個特色課程,打造抗聯棋盤、抗聯軍校、抗聯密營等運行成熟、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的現場教學點,再現紅色資源文化內涵,切實提升黨性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創新教學方式,增強黨性教育學習“趣味”。積極探索開展沉浸式教學、案例教學,豐富完善現場教學、訪談教學、情景教學、影像教學、故事會教學,形成走抗聯路、唱抗聯歌、吃抗聯飯、講抗聯故事、抒抗聯情懷的陪伴式教學模式,為黨員干部接受黨性教育“提趣增味”。依托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學習書苑”“紅色吉林”主題教室和“對黨忠誠”情境教學館等特色教學方式,編排以楊靖宇、趙一曼英雄事跡為主要內容的情景劇《不朽的旗幟》《不屈的精神》,切實增強黨性教育的鮮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