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王雨)2022年,延邊州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在綠水長廊建設、水污染防治、水環境綜合治理、水資源節約保護等方面下大功夫,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全面見效。
綠水長廊建設初見成效。把握發展新契機,積極梳理政策,統籌規劃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84億元,推動延吉市布爾哈通河城區段、敦化市牡丹江城區段、龍井市海蘭河城區段等25個綠水長廊項目建設,建成綠水長廊54.49公里,切實打造了一批“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標志性、引領性工程,為70年州慶獻上了美景畫卷。和龍市海蘭河光東村(鄉村型)綠水長廊項目獲得省級獎補資金2000萬元;州本級、龍井市、延吉市、琿春市、敦化市共獲得省級獎補資金120萬元,獎補資金獲得率占全省42.4%。
水資源管護能力穩步提升。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扎實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敦化、琿春、安圖被水利部確認為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市),汪清、圖們、龍井完成節水型城市建設任務并通過松遼委復核。全面加強農業用水管理,全州25座中型灌區和809個農村飲水取水口全部核發取水許可證,敦化市沙河灌區列入全省第一批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計劃。加大水源地保護,全州9個在用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6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規范化建設,59個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標識牌設立和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建設。9個在用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已連續三年穩定達標。申請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共470萬元,實施龍井市元東水庫、圖們市長安塘壩水源地保護工程。
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全州累計摸排入河排污口489個,全部完成整治;國考斷面達標率100%,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2.6%,較去年增長3.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州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建立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30個,綠色防控面積278.26萬畝,農藥使用量同比減少0.2%;全州8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A以上排放標準,年度城市污水處理量1.48億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8.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州多年始終保持無黑臭水體。
河湖面貌明顯改善。各級河湖長圍繞“巡、盯、管、督”重要環節,累計巡河巡湖2.4萬人次,協調解決河湖重點難點問題107個;敦化市被評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年內累計排查整治河湖“四亂”問題66個,銷號率100%;9個嚴重妨礙行洪問題和水利部進駐式暗訪反饋34個問題全部按期完成整改,一批歷史遺留的河湖頑疾得到了有效根治,全面樹立了河湖治理保護新形象。
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州縣兩級分別建立了“河湖長+河湖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作機制,開啟了全州河湖治理保護附院聯動,“四長”共治新模式。全州共設立三級河湖警長482名,破獲涉河湖領域違法犯罪案件2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4人,涉案金額1540萬元;全面建立“民間河湖長共治體系”,聘任民間河湖長91名,累計參與巡河323次,切實加大了河湖管理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