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7t7bx"></span>

      <ol id="7t7bx"></ol>

      <form id="7t7bx"></form>
        <pre id="7t7bx"></pre>

            <address id="7t7bx"></address>

            <dl id="7t7bx"></dl>

            踐行新風尚 文明吉林人丨?蛟河市烏林朝鮮族鄉友誼村——移風易俗化新風

              更新時間:2023-07-27 08:05   來源:吉林日報—大吉網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每天清晨4點多,蛟河市烏林朝鮮族鄉友誼村48歲的低保戶崔龍海都會穿好工作服、戴上膠皮手套,去村部和村道上打掃衛生。干完活趕回家,給70多歲的老母親做飯,照顧母親起居。

            村干部鄭萬花介紹說:“十年前,崔龍海得了一場大病,術后村里給他安排了保潔公益崗。他的母親身體不好,他一個人照顧母親。去年,村道德評議會把崔龍海評選為孝老敬親典范?!?/p>

            在友誼村,除了孝老敬親典范,還表彰了鄰里和睦、勤勞致富、移風易俗和庭院整潔等典型。

            記者來到“庭院整潔模范”裴金玉的家,院內干凈整潔,沒有雜草雜物,窗臺上擺著郁郁蔥蔥的花草,走進屋里,家具和日用品擺放規整,炕上地上都擦得一塵不染,讓人看了心情舒暢。裴金玉不光是家里收拾得干凈,就連農忙時從地里回來,看到村路上散落的泥土,都會主動打掃干凈。她還和左鄰右舍一起,在道路兩旁種滿了鮮花。

            大操大辦是村里多年的一個陋習。對此,友誼村結合村情實際,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修訂村規民約,倡導各家各戶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前段時間,村里就要求辦升學宴等不得收禮金,村民也自發監督。

            友誼村以“支部推動、黨員帶動、黨群聯動”的治理模式,多措并舉,移風易俗。他們整合“六六議事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掃黃打非聯絡點等陣地,實現“有紅白喜事要上門幫忙,有矛盾糾紛要上門調解,有不滿情緒要上門疏導,有突發事件要上門了解”,“點對點”“面對面”“心貼心”的精準服務,使基層管理日趨細化,村民素質不斷提高。

            友誼村近一半人口是朝鮮族。走進友誼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大門和手繪的民族文化墻,還能聽到文化大院傳來的音樂聲。村黨支部書記金哲善說,他們村里有老年協會,有老年活動室,還建設了養老大院。今年,他們又擴建了大院,占地達500多平方米。大院里除了活動室、休息室、餐廳,還有農家書屋、電影放映室,村民們經常一起唱歌跳舞、看書,看電影,文化氛圍濃厚。

            現在的友誼村,黨員干部帶頭革除陋習、推崇新風,干群關系更和諧,小村處處吹拂著文明之風。

            原標題:蛟河市烏林朝鮮族鄉友誼村——移風易俗化新風


            編輯:馬萍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9
            <span id="7t7bx"></span>

                <ol id="7t7bx"></ol>

                <form id="7t7bx"></form>
                  <pre id="7t7bx"></pre>

                      <address id="7t7bx"></address>

                      <dl id="7t7bx"></dl>